在人類社會步入21世紀的今天,焊接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。當今世界的許多最新科研成果、前沿技術和高新技術,諸如:計算機、微電子、數字控制、信息處理、工業機器人、激光技術等,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焊接領域,這使得焊接的技術含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,并在制造過程中創造了極高的附加值。在當今工業社會,沒有哪一種連接技術象焊接那樣被如此廣泛、如此普遍地應用在各個領域。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極具競爭力的性價比。
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,焊接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自身的蛻變。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過程何時開始,何時結束。但它確確實實地發生在過去的某個時段。我們今天面對著這樣一個事實:焊接已經從一種傳統的熱加工技藝發展到了集材料、冶金、結構、力學、電子等多門類科學為一體的工程工藝學科。而且,隨著相關學科技術的發展和進步,不斷有新的知識融合在焊接之中。
焊接作為組裝工藝之一,通常被安排在制造流程的后期或最終階段,因而對產品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。正因為如此,在許多行業中,焊接被視為一種關鍵的制造技術。 在工業化最發達的美國,焊接被視為“美國制造業的命脈,而且是美國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”。其主要根源就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:許多工業產品的制造已經無法離開焊接技術的使用。
如果將焊接比喻為我們生命中的陽光、空氣和水難免會感到夸張,但勿容質疑的一點卻是:焊接今天已經深深地溶入了現代工業經濟中,并在其中顯現了十分重要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而在工業發達國家,焊接用鋼量基本達到其鋼材總量的60%-70%。根據我國2020年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以及我國焊接行業的發展趨勢預測,我國可能在今后5至10年時間內達到60%的水平。屆時我國鋼產量將介于2.5至3億噸之間。這意味著焊接量將增加一倍,這就形成了對焊接生產效率和勞動力的可觀需求。考慮到我國焊接生產效率增長的實際空間,生產率和勞動力之間的聯動關系等方面因素,未來我國焊接勞動力的需求可能在百萬數量級以上。因此,焊接行業將在今后5至10年繼續保持增長的勢態。